周仓也没有问出个结果,只是知道方云最终目的是长社,那就无所谓了。反正按照之前波才的信件,他们距离长社也有一段距离,而且还要在长社那里等待各大部队的就位,显然时间还是非常充裕的。
方云是主将,虽然自己是他的师弟,但职位上却是下属,所以自然也不能越俎代庖。大部队开始开向定陵,而所有人里面,只有方云他自己知道为什么要那么选择。
一切,只为了一个人才,来自定陵县的一个魏国三朝元老——杜袭!
诚然,杜袭是曹操挟持了汉献帝并定都许昌之后,发布招贤令才过去投奔的,但之后也是备受重用,最后官至太中大夫,晋平乡侯。也算是魏武势力一个重要的文士和谋士。
但是在‘群英传7’里面,杜袭却是最早主动投靠曹操的武将,也正因为这样方云才会知道这个人的存在,然后百度了一番。当时眼睛一扫而过,看到的结果就是杜袭为定陵县人。很有意思的是,郾县以西不足五十多里外,就是定陵!
系统不是给了一个支线任务,要求招募一名文士么?比起遥远的颍川,以及一个不能肯定的未来,过去找杜袭或许更靠谱,就算招募不到,砍了收武魂也不错!
就因为这个理由,大部队放弃了去北上临颍,而是绕路向西去了定陵。而这点,自然不能够对别人说,毕竟穿越者这个身份,是方云最大的两个秘密之一。
大部队开赴定陵县,由于有大量的马匹代步,而且在陈涛的训练下士卒们没有落下基础训练的同时,也开始慢慢学会了骑马,行起军来自然是事半功倍,日行七十到八十里却是不成问题的。
定陵县到郾县这边不过五十多里,大半天的功夫,就能够抵达。
赶路的过程显然也是非常沉闷的,扣除斥候不定期的外出探路,整支军队都保持着沉默,这可非常无趣。
“战歌已经谱写完毕了吧?让乐队唱起来!”方云笑了笑,示意乐平奏战歌。
一首非常直白的《永不言败》开始唱了起来,字里行间通俗易懂,语调也是激昂澎湃。才刚开始唱,直接就吸引了全军的注意力,一遍下来,几乎所有的士卒都是精神满满。
第二遍开始,全军也开始唱了起来,连带着士气也变得越来越高昂起来。
“哈哈,主公大才,这首曲子就是带劲!”叶添珑哈哈大笑,放声大吼。
也不知道是不是骑马步兵依然算是步兵的关系,默默叶添珑唱得非常难听,搞得周围的士卒都需要捂起耳朵来,甚至还被下面的士卒谩骂了几句,却是使得他和士卒之间的感情提升了一些,说来还真的很不可思议。
而另外一边,已经集结完毕等待着前后夹击的袁氏部队,得知方云去了定陵,只觉得一切安排都白费了,不得不改为襄城一带布局,等待着对方的到来。
“你就是唐周?没想到袁阀还真看得起你啊!”郭嘉和戏志才,在荀彧的安排下进入了军中听用,却不想这才得知,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名曰唐周,乃是一名舞象之年的郎君。
“呵呵,唐周只是化名,只为打入太平教之中,本名乃姓袁名方,却是袁逢庶子,只是为外室所出,不闻达于众尔!”唐周,也就是袁方朝着三人行礼,顺带着自我介绍到。
第124章 把杜袭绑走(上)
唐周姓袁明方,乃是袁逢外室所出的庶子,也就是俗称的私生子,换言之这个袁方便是袁术和袁绍的庶弟。
这个消息可是非常震撼的事情,谁能想到张角最疼爱的小徒弟唐周,居然是袁阀安插在太平教的眼线。而且这个眼线的规格,是不是太高了一些?
知道了他的身份,就算是荀氏出身的荀彧也不敢对他不敬,更别说郭嘉和戏志才了。唯一不同的是,后面两个家伙本身就有点放浪形骸的意味,所以就算不会不敬,也不会高看他一眼,自己该怎么样继续怎么样。
“打入太平教之中,还真是太难为袁公子你了!”荀彧却是笑了笑,有结交的意思。
这是荀氏与袁阀交好的一个机会,就算荀惃和荀爽他们对袁阀多么不屑和不爽,却也没办法改变袁阀是当今最大的门阀之一这个结果。所以私下的交好,也是无可厚非的。
“非也,太平教的学说颇合道家理论,而且张角居然能够凭着一本《太平青领书》能够创立一个道家宗派,其才学却是无可反驳的。再则他开创的《太平天书》也是一门绝世奇书,就算是袁家也是非常垂涎,若非如此,方岂会投身其麾下,埋头苦学?”袁方却是对自己的遭遇并不感到痛苦,反而甘之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