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苦味酸这玩意实在不够稳定,加上福元机器厂的技术还略有欠缺,研发时间也过短,这匆忙装弹后出现事故也就不意外了。
弄出苦味酸来是一回事,如何安全的利用起来却也是个麻烦事,人家列强为什么不用苦味酸啊,就是因为这玩意不够稳定,全世界里也就日本人敢大规模用这玩意了。
福元机器厂同时也在仿制tnt,不过这种火药更加难仿制,各国对此的技术也是相当保密,在尝试购买专利失败后,福元机器厂只能自己组织科研人员研发仿制,什么时候能弄出来只有老天才知道了。
所以尽管知道苦味酸不够稳定,用起来麻烦但是赵东云还是决定先少量用着先,以后慢慢改进嘛,人家日本人就用了几十年,没道理我们就不能用啊!
但是他没有想到这刚试生产呢,就出现了重大事故!
不过尽管发生了事故,暂时也打算停用苦味酸炸药,但是赵东云却不打算就此放弃苦味酸炸药了,只要tnt炸药一天没研究出来,这苦味酸他就得用一天,再怎么样也比天天进口昂贵无比的tnt炸药来的好。
这装上自家生产的苦味酸炸药,不但75毫米所用的炮弹成本能够下降很多,而且奉天陆军里广泛使用的迫击炮炮弹也能够采用苦味酸炸药,以较低的成本上涨来获得更大的爆炸威力。
毕竟如今都1907年了,哪怕是迫击炮的炮弹也不能一直用黑火药啊!
处理完和福元机器厂相关的事务后,赵东平并没有离开,而是又道:“大帅,去年我们从德国订购的第二批火炮也到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哦,那批加农炮到了?”赵东云听罢露出喜色:“前面几个的75毫米炮也就罢了,不过这六门一百五十毫米的加农炮却是要去看看的!”
赵东云从德国订购的多个批次火炮里,除了数十门75毫米野战炮外,还有十二门一百毫米的加农炮!
第235章 重炮和炮战
说起这一百毫米的加农炮,还得从去年说起!
去年赵东云率部进攻京师的时候,虽然各方面打的顺风顺水,但是却也吃了不少的亏,比如火炮上,当初虽然赵东云所部装备了不少火炮,而且还有大量的迫击炮,可谓是占据了火炮优势,但是人家冯国璋和王士珍手底下的炮兵却也不是吃干饭的,大量的炮击给予了进攻的奉军极大压力。
而当时赵东云手底下也没有远程重炮可以直接敲掉冯王两人的炮兵部队,所以当时的赵东云就是想着看看能不能购进一些远程重炮,不为别的就为了以后打掉敌人的炮兵部队。
有了这个想法后,赵东云就是派赵东平和外国的洋行们洽购,先后排除了洋行推荐而来的各种大口径火炮,最后选中了德国人克虏伯厂的100毫米加农炮。
该炮身管长达三十倍,采用德国火炮一贯采用的液压弹簧式制退装置,战斗射速虽然不算太快,但是也有每分钟五发以上,和德国1906年型88毫米速射加农炮每分钟十六发的速射比起来自然是没发比,但是赵东云选择这款100毫米加农炮却不是没有理由的!
他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在各国军火商所提供的所有射程能够达到一万米以上的各种加农炮里,这款火炮口径最小,重量最轻,嗯,价格也是最便宜的!
说白了就是赵东云对口径和速射没有太大的要求,他只要求射程至少要一万米,这样才能在炮战中压制国内尤其是北洋各军中广泛装备的75毫米野战炮,而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不大。
这款1904年型100毫米加农炮的最大射程达到了一万两千多米,其重量只有两千八百公斤,对于当代中国的交通而言,勉强可以接受。
至于其他的那些火炮,比如德国克虏伯厂大力推荐的120毫米野战榴弹炮甚至150毫米的榴弹炮,还有其他的120毫米加农炮,150毫米加农炮就是被赵东云所拒绝,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他们要么射程不够,要么实在太重不利于在中国的落后交通环境下进行机动。
当然了,也和这些大口径火炮价格昂贵有关!口袋里没什么钱的赵东云是只要求射程,其他的什么速射啊,口径威力啊对于他来说都是浮云!
比如说每分钟十六发速射的德国88毫米速射野战炮,这速射是厉害了,但是射程只有七千五百米,还不如赵东云现有装备的75毫米野战炮呢,根本起不到压制敌军75毫米火炮的作用,而且还贵的要死。
又比如说120毫米野战榴弹炮,这玩意倒是不贵,日本人就向德国人采购了很多,并且仿制生产了不少,但是这种火炮的射程更短,只有五六千米左右,这个射程比奉天陆军大量装备的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也强不了多少,射速又没迫击炮那么快,两者的炮弹如果用同种装药的话,那么爆炸威力也相当,也就是精度上榴弹炮会比迫击炮好一些。
这种情况下赵东云宁愿装备多两门120迫击炮,也不愿意花费宝贵的资金去进口120毫米野战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