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1 / 2)

原本他还想着皖军和鲁军联手,而自己又在颍州这边把河南的奉军第三军给挡住了,也等于是间接保护了安徽的腹地安全,这样的话皖军和鲁军八九万人怎么就算打不赢,但是怎么也能够在徐州那边守住吧,就算守不住也应该能够支撑到明年啊,但是没让他想到的是,这鲁军和皖军都那么不经打,人家来攻的奉军兵力也不比他们多多少,但愣是守不住,这让王占元非常鄙视段祺瑞和张怀芝。

想当初我王占元在霸州,只有万把人可是硬生生的抗住了奉军两倍多兵力的进攻,前期一度还打的对面的奉军第五旅危机丛丛,差点就包了奉军第五旅的饺子。如果不是京师那边的王英楷先撑不住了,霸州之战谁胜谁败还说不准呢。

这样想的王占元自然而然的忽略了,他当初带的第七师可是正儿八经的北洋主力部队,而苏北之战里皖军和鲁军总兵力虽然不少,但是主力其实也就只有一个第四师以及第五师残部而已,被打的节节败退的也不是上述两支老北洋部队,而是那些两江陆军和浙江省军,安徽省军。

不管心中对张怀芝和段祺瑞有多么不屑,但是如今这个局势下,他王占元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要么选择和段祺瑞、张怀芝两人合作,把奉军的南下势头给拦下来,要么学卢永祥、张殿如他们投靠赵东云,要么和当初在河南开封的时候一样,直接转身跑路,再去江西等省份枪一块地盘。

不过上述这三种都不是他想要的,他王占元虽然崛起的时间不长,进入各大军阀视野也不过才那么两三个月而已,但是他依旧是有着野心的,不管是投靠段祺瑞还是投靠赵东云都不是他想要的。

当然和奉军硬抗或者放弃现在的地盘也不是他想要的,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个可以用于自身发展的地盘和契机。

而这种情况下,他有心仿效王士珍,如果能够和赵东云达成一个协议,自己承认赵东云是中央政府的总统,而赵东云也承认他在安徽西部地区的实际控制权的话,那么他不介意和王士珍一样宣布效忠中央政府。

只是他想要怎么做,但是赵东云却是不想啊!

他赵东云虽然也被人称之为赵光头,但他又不是蒋光头,他要的彻底的统一,而不是表面上诸省效忠中央,但实际上一个个都玩独立。至于孟恩远和王士珍两人,赵东云和他们合作都是有着特殊原因,而王占元嘛,暂时还没有让赵东云特殊对待的资格。

南下的奉军如今虽然打的比较辛苦,但是总体麻烦并不大,以奉军在江北地区的实力而言,彻底攻占苏北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区别无非就是花一个月还是两个月而已。

而奉军在这个过程中,要收拾掉王占元和张怀芝也花不了多长时间,而事实上奉军现在就是在做这事。

第一军的第四混成旅、第一师、第九师一部已经汇集安徽中西部,而河南那边的第三军也开始抽调部队准备东进,面对奉军超过五万人主力部队的进攻,这王占元要是能守住,他赵东云二话不说立马宣布下野当寓公去!

王士珍、段祺瑞、孟恩远、张之洞这几个人有资格和赵东云谈条件,但是他王占元没这个资格!

要么战,要么降,要么逃!

除此之外赵东云不打算给他第四个选择!

第344章 情报处在行动

任何时候,敌我双方进行着战争的时候总是会伴随着各种秘密谈判,哪怕是赵东云和段祺瑞在徐州打生打死的时候,其实双方都还保留着少许秘密谈判的,只不过赵东云和段祺瑞的分歧是不可化解的,所以奉军和皖军之间的谈判不太可能取得什么成效。

而除了这两大巨头的直接接触外,实际上,赵东云和段祺瑞都还做着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拉拢对方的中高层将领,张殿如的反叛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例子了。

赵东云麾下的情报处成功的说服张殿如和李承炳等人反叛皖军,转投奉军下面,此举不仅仅让皖军损失了上万人,而且这上万人立马就是掉过头来攻打皖军了。

同样的事情实际上还发生在其他地方,只是很少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功,影响力也不太所以不被外人所关注而已。

但是外人不知道并不代表这些事情没有发生了。

颍州府阜阳,善和堂。

这个善和堂乃是阜阳里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药铺了,规模算不上大,往日的店员也不过只有区区数人而已,然而今天的善和堂里头,却是多了不少人。

而和这个时代寻常国人穿着多以马褂长袍不同,里头有两个男子却是都穿着西服。其中一名年轻男子剃着寸头,不过另外一个中年男子却是光着头。

自从前几年开始,国内的诸多年轻人就是在那些留学回国的学子们带领下,掀起了剪辫的风潮,在去年共和后更是如此,不仅仅北方共和政府鼓励剪辫,甚至就连南方联邦帝国都是颁发了正式的剪辫令,短短一年不到,国内的绝大部分男子都是先后剪掉脑后那条长长的辫子,其中尤其是军政官员和年轻人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