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这才发现,这么多年原来南边真的在吴将军的控制之下,那些官员根本就不敢说实话。他有一种感觉,自己指派的这些人,怎么都这么懦弱,一点勇气都没有的呢。
但是他还是派了两只队伍过去。其中一只打头阵,他们是文官,负责跟当地的文官沟通一下,了解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王上要详细的知道。
而在他们的身后,跟着的是官兵,两个将领,都是他的心腹,带着人去的。万一若是圈套,那么就直接接管。
当然,王上觉得是圈套的可能性并不大,就算是文官们怕死,不得不帮着吴将军设下这个局,但是肖果果他们不会。
这个吴将军多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请得动肖果果帮忙的。所以他觉得,多半是因为吴将军得罪了肖果果他们,因此肖果果惩罚了他。
简而言之,因为得罪了肖果果,被直接弄死了。
王上这么一想,突然觉得心情好了许多,谁让他嚣张,若不是那么嚣张,也不会得罪人,不得罪人的话,也不会这么快就失去了一切。
肖果果知道周通被带去了都城,应该是去了解情况了,她并不在乎,毕竟已经有将军守在这里了,说明王上对造反之类的事情还是很敏感的。
而后便是换人,这里的守卫军被拆散开来,调了很多到各地,从此以后很难形成一股势力了。肖果果觉得,这个王上脑子挺好用的。
后来,整个南边就安稳了下来。而小小的村子,日子也是越来越火了,那些孩子们逐渐的长大了,他们头脑很聪明,有的一直老老实实的种田,有的则开始经商。
他们因为是跟海盗有关系,虽然已经离开了本地,但是他们不能参加科举,所以经商成了最好的选择。
而孙大也很聪明,他带着这些孩子们在附近跑,倒卖货物,赚了不少的钱。
赚钱之后,他买了很多的商铺,也不出租,而是让村子里的妇人们做生意,他是怕她们闲得慌,便给她们安排了事情。
不过有一点,孙大一直很坚持,那就是不碰海运。他们坚持在路上做商人,买卖的也是路上的货物,别说是出海了,便是沿海地区,他们也很少去。
或许这是他们对自己的警戒,或许是不想碰到任何认识他们的人。
肖果果在这里呆了五年时间,将周边地区,全部逛了一遍,这才带着孙氏和孙昆回到了孙昆的家乡。这个时候距离孙昆你家已经有七年的时间了。
孙昆养父母非常的高兴,孩子回来了,他们只觉得心也踏实了。而孙氏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她很感激这对夫妇收养了当时的孙昆,不然他们姐弟很难重逢。
他们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孙昆的父亲和母亲给他张罗婚事,孙昆哪里敢答应,他的目标可不是成亲,他的心中有更加远大的未来。
------------
第两千五百七十一章 后来
他们在这里等着孙昆参加了科举,而孙昆也十分的有本事,连着三个第一,一路顺利的来到了王上面前。
王上一看,竟然是个熟人,这第一名怎么也不可能给别人,于是孙昆成了状元。
不过这并不是孙昆的目标,他今日来的目标就一个,为自己的亲生父亲伸冤,为自己的家族伸冤!
谁都没有想到,状元郎竟然当场就为了家人伸冤。要知道,他这样做,弄不好就失去了状元的身份了。
作为罪臣之后,他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的,那么首先就要剥夺他的成绩,这样做真的值得吗?当然,孝道不可违背,可是对于文人来说,成为状元,那也是人生至高理想呀。
就是因为清楚,所以在场官员无不为孙昆觉得可惜,只有王上知道,这个家伙根本就不怕。因为人家的靠山太硬了。
当年这孙昆父亲的案子不是他审理的,那是父王审理的,他这为人子的,若是真的给翻案了,那么先王肯定是要被人批判了。
但是不闻不问?先不说这满朝的文武怎么看他,只说肖果果,那是孙昆的靠山,他也不能轻易得罪啊。
再说了,他也是个较真的人,真是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这官员受了委屈丢了性命,现在有人喊冤,他总不能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