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1 / 2)

杨昪道:“路上碰见安亲王,闲聊了几句。”

郑嘉禾便哦了一声,不说话了。

她知道杨昪好歹是个王爷,从小在皇宫长大的,这些宗亲,他总归比她更熟悉些。

杨昪的手顺着她的腰部向上滑动,当郑嘉禾身上的皮肤感受到一片凉意时,杨昪猛然弯腰将她横抱而起,转身踏入了水中。

他一边单手解开自己的衣襟丢到池边,一边低头,薄唇在她沾了水珠的耳边流连徘徊。

郑嘉禾感受到一阵酥酥麻麻的痒意。

“阿禾,”杨昪盯着她,微微喘息:“你就是我的妻。”

郑嘉禾仰起头。

杨昪重复:“你是。”

郑嘉禾应他:“我是。”

哗啦一声,池中荡起激烈的水花。

第67章 不算 我不害你

郑嘉禾选出了三十七个符合要求的宗室子, 下旨让他们留在皇城,请了国子监中的名士大儒,来对他们予以开蒙教导。

而他们的父母长辈, 则被要求在大朝会之后离开京城,只准留两个负责照顾宗室子的嬷嬷。至于传闻中的挑选储君, 取代小皇帝,则是一个字都没提。就算只是给小皇帝当伴读,哪里需要这么多!

那些宗亲们后知后觉地发现,太后此举,倒像是让他们往长安城送了人质。偏偏他们一开始还是乐颠乐颠地主动送过来的。如今看来, 小皇帝是否痴傻这事都不一定, 说不定只是为了引他们送子孙进宫的诱饵!

安亲王让安王妃张罗着把长孙留在长安的事时,脸都是绿的。

郑嘉禾正坐在书房, 看户部送上来的账册。

从前她还是皇后的时候, 对大魏庞大的宗室花销就有所了解。现在看着账册,更是被吓了一跳。大魏立国以来分散到各地的宗亲数不胜数,每年只花费在他们身上的银钱, 就是一笔规模巨大的数目。

郑嘉禾想在国子监旁边另外修建一座学舍, 用以安置这些宗室子, 户部侍郎梁远就在跟她哭穷。

如今皇帝年幼, 后宫没什么人,郑嘉禾也不算奢靡之人, 所以宫里的开销其实不算大。但年中才跟北戎那边闹了点冲突,年关又要准备大朝会、招待各地各族来者, 而且最近朝廷一直在准备着武举的事,梁远就说如今财政有点紧俏。

郑嘉禾翻着账册,心里暗暗思量, 如果把这些宗亲的花销每人都减掉一些,加起来就能省下来不少,她可以用这些钱提升大魏军备,多培养几个有才能的将官……

但若减得太突然,势必会引起众人不满。大半年前她才杀了个景宗朝的殷王,宗室对此颇有微词,都觉得她下手过重。不过是因为她大权在握,杨昪又站在她这边,才没有激起太大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