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风楼微微一笑,道:“我便是。”
这人青衣小帽,一看就是某个府里的小厮,笑吟吟的上前,对郝风楼行礼,道:“我家公爷送银子来了,还请公子笑纳。”
青衣小帽的人一面说,一面拿出了一沓银票。
明初时朝廷就发行了银票,甚至朝廷许多官俸都是银票发放,可惜这东西并不保值,那些王公贵人还有官员们拿了银票之后欲哭无泪,第一时间就是将银票去换成粮食,不过李景隆还算厚道,没有当真送来五百两的银票,而是足足给了一千一百两,按照眼下的市价,倒也确实和五百两纹银的购买力相当。
郝风楼接了,微微一笑:“代我向曹国公问好,还有,告诉他,银子已经收到,一个月之后,见个真章。”
那小厮点点头,飞快去了。
郝风楼旋即又向差官道:“诸位既然秉公严查……”
“不,不,不……”差官们面面相觑,能拿出这么一笔银票的人,肯定是贵人,而那家丁都如此彬彬有礼,可见必定是大户人家调教出来的,再加上他们谈话之中多次谈及了公爷二字,这就说明,来给郝风楼送银子的乃是某位国公爷,这样的人物莫说是他们,便是应天府府尹都未必招惹的起,几个差官本想从郝风楼身上榨出点银子,这个念头立即烟消云散,有人赔笑道:“公子,多有得罪,小的们告辞。”
捏了一把汗,一干差役几乎是夺门而出,众人聚在外头一商量:“此人必定是什么重要人物,或是什么贵宾,往后不得再来滋扰,省的吃罪不起。”
第二十五章:忧国忧民
来福客栈。
张辅和他的仆役便下榻于此,自住进这里,张辅深居简出,不敢随意抛头露面,他还要打探一下风声。倒是他的小厮,出去打探了一下消息,清早才赶回来,禀告道:“大人……”
张辅紧张的道:“不要叫大人,要叫少爷。”
“是,少爷。”仆役道:“谷王这几日都是闭门不出,倒是前几日,和庆成郡主见了一面。”
张辅激动的道:“庆成郡主半月前曾去我们北军大营拜谒燕王,代表朝廷和殿下求和,这才刚刚回到京师,谷王见她做什么?”
他不敢轻易断言。
仆役又道:“公爷不是让小人盯着姓徐的那小子吗?小人打听了一下,昨天夜里他去了怡红院,这是南京最出名的青楼,据闻他在里头还出了大大的风头,自称是贼眉鼠眼,无数人对他趋之若鹜呢。”
张辅冷笑:“早说这个人靠不住,你看,咱们进南京是来策反,掩藏行踪都来不及,他还四处出风头,果然是个蠢货。”
仆役也跟着道:“对,愚不可及。”
张辅心里舒畅了,燕王殿下误信奸人,不过不打紧,南京城还有自己,自己只要把谷王的事办妥即可。
这时候外头吵吵闹闹,却又掌柜来拍门:“应天府差役巡查城中细作,请客官下楼。”
张辅一惊,随即又冷静下来,朝仆役道:“下去看看。”
下头早有差官守候,前来盘问张辅,张辅镇静自若的说了,可是几个差官却是冷笑,其中一个道:“我瞧你是北方的口音,你莫不是北平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