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1 / 2)

刘备还想再问,只见河对岸已经杀过一支人马,军旗上写着“大道圣人”。一见是南烨旗号,刘备不惊反喜,打马上前高呼道:“法师暂且住手!”

南烨麾下尽是精兵强将又都是骑兵,文丑乱军根本难以抗衡,很快便被南烨领兵透阵而出,正撞上刘备列阵在前。面对三万人的整齐军阵,南烨可不敢贸然冲锋,何况对面还是老朋友刘备。

南烨收住兵马,独自上前见刘备道:“玄德因何领兵在此?莫非投了伪帝袁绍?”

刘备叹息道:“此事说来话长,只是暂且安身在此。法师在曹营可见到云长?”

南烨点头道:“云长也是暂投曹孟德打探玄德消息,若知你在此处必来相投。”

刘备红着眼圈道:“我便知云长必不负我。法师可否替我传信?”

南烨道:“那是自然!只恐曹孟德不肯放人,我还要静待时机才能告知云长。另外此战袁绍必败,玄德在其麾下万事小心。”

刘备拱手道:“多谢法师直言相告!敢问法师可知翼德去向?”

还不等南烨回答,曹操大军已然杀过河来,南烨急道:“我只知翼德平安,却不知他在何处。玄德速走,我来阻拦曹军。”

刘备没想到两军阵上各为其主的情况下南烨还能如此偏帮自己,顿时热泪盈眶再三拜谢,同时心中庆幸关、张二人无事。此时曹兵更近,刘备只得收兵回去。

南烨见刘备撤军,便对领兵追上来的夏侯惇道:“文丑后军齐整并不曾乱,元让不可轻敌冒进。”

夏侯惇见南烨从头至尾领兵冲杀在前还斩了文丑,怎会怀疑他故意放走敌将?于是不疑有他,回禀曹操。双方各自下寨收兵。

曹操连战连捷又胜一仗,自然大摆筵席为南烨庆功,顺便分配战利品。袁绍一边则是愁云惨淡,连失两员上将,还折了十余万士卒。

郭图入见袁绍道:“前次颜良将军死于阵前疑是关羽所杀,刘备推说不是。此次文丑将军又死,刘备却安然无恙,还在阵前与南烨密议,可见居心叵测。”

袁绍大怒道:“大耳贼竟敢通敌!推出去斩了!”

刘备听袁绍要杀自己高声道:“我有何罪?”

袁绍道:“前日你兄弟杀我大将,你道无据可查。今日你阵前与南烨密议,众军士皆见,你还有何话说?”

刘备不敢承认关羽杀了颜良,更不敢说袁绍此战必败,便道:“陛下且听我一言。今日文将军之败是轻敌冒进中了曹操诱敌之计,与我何干?待我到时战局已定无力回天,若非法师与我有旧不肯相攻,今日我与众军士皆死无葬身之地矣。今日阵前非是我与法师密议,乃是询问二弟云长下落,谁想法师并不知情。这定是曹操借刀杀人之计,想借陛下之手除我。还请陛下思之。”

袁绍也知道曹操很刘备入骨,两人多次交锋,想来不会是刘备暗通曹操。于是道:“原来如此!朕险些中曹贼之计背负害贤之名,还请玄德勿怪。”

刘备松口气道:“备谢陛下宽大之恩,若能得知云长、翼德下落,我必令其来辅佐陛下共诛曹操,以报颜良、文丑二位将军之仇。”

袁绍不知刘备开的是空头支票,当时大喜道:“朕若得云长、翼德,胜颜良、文丑十倍也。”

颜良、文丑虽亡,却未伤及袁绍根本,而且让袁绍更加小心,不敢再轻视曹操、南烨联军。再次召集文武商议进兵之策。

荀谌道:“我军虽众,勇猛却不及曹军。曹军虽精,粮草却不如我军。曹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曹军不战自败矣。”

袁绍不屑道:“只是拖延日月朕又何必出兵徒费粮草?回兵守城岂不是更好?”

逢纪见袁绍不用荀谌之计便道:“友若之言大谬。依我之见,我军比曹军兵强,先前之败在于将帅之失。若是陛下不与曹操斗将,而是以大军相敌,曹操必然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