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2 / 2)

袁绍闻言大悦,举全军三十余万屯兵阳武下寨,誓要凭军力碾压曹操。有细作探知袁绍大军动向报知曹操,曹操也聚将商议。

荀攸道:“袁绍兵马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济,则胜负难以预料。”

曹操闻言深以为然,集合各路军马十余万,与袁绍摆开阵势。南烨见四五十万人马排布于平原山岗之上,才知道之前斩颜良、诛文丑两场万人级别的大战不过是小打小闹。南烨估计交州全部士卒加在一起,恐怕也没有曹、袁两家今日出动的人马多。

两军三通鼓响罢,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左有郭图、逢纪、荀谌、许攸等谋臣,右有高览、高干、蒋义渠、淳于琼等武将。旌旗遍野,刀剑如林。

曹操见袁绍出马也策马立于阵前,左有荀彧、荀攸、程昱、李儒等谋臣,右有许褚、乐进、夏侯惇、夏侯渊等武将。旌旗节钺,甚是严整。南烨众将和关羽则是被曹操雪藏阵中为奇兵。

第586章 曹袁鏖兵战官渡 南关合力过五关(5)

曹操、袁绍二人阵前相见可谓分外眼红。许褚等将簇拥曹操出马阵前。曹操以马鞭指袁绍道:“袁家四世三公,祖辈皆食汉禄忠心耿耿。如今本初作乱妄自称帝,岂不愧对祖先?”

袁绍道:“天下乃万民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汉帝无德,不足以守社稷,故禅让于袁公路,复又禅让于我,有玉玺为证,怎是妄自称帝?你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持先帝,罪恶弥天,更甚于董卓、李傕,还敢诬朕造反?”

曹操道:“今日我奉大汉天子诏令讨你!”

袁绍道:“我奉衣带诏讨贼救先帝!”

曹操闻听袁绍也知衣带诏,顿时想到是刘备投了袁绍,当时大怒,命许褚出马斗将。袁绍早就打定主意不与曹操斗将,便命高览领一万强弩手步步推进阵前,一万强弓手紧随其后。

许褚绰号虎痴,可是人并不傻,知道自己再厉害也抵挡不住万弩齐发,只能后退。曹操令夏侯兄弟各引五千刀盾兵想要破袁绍弩阵,不料高览先命弓手仰射。一时间万箭齐发,箭如雨下。

夏侯惇、夏侯渊急忙命士卒用盾牌遮挡从天而落的箭雨,便在此时高览又是一声令下,前排一万强弩手扣动弩机,弩箭平射而出。头上箭雨乱下还遮挡不及,面前弩矢又到,这让曹军如何抵挡?一时间中箭者不计其数,袁绍趁机驱兵掩杀,曹军大败。

南烨的千余精锐跟着曹操打顺风仗还行,若想力挽狂澜帮曹操反败为胜战胜袁绍数十万大军还真不现实。除非南烨把这一千多人都豁出去,直冲袁绍本阵来个斩首行动。可是南烨又怎么舍得让自己的亲信去为曹操拼命?他才没那么傻呢。于是跟着曹军一同败退,到了官渡方才下寨。

曹操这一败算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之前斩颜良、诛文丑时攻占的地盘又都还给了袁绍。若不是曹操的官渡大营结实,堪比一座城寨,恐怕也要被袁绍一举夺去。如今曹操只能守在营中暂避锋芒。

袁绍大军逼近官渡下寨,往曹操营中进攻数次,皆被曹操守住。曹操这座大营用巨木环绕如同城墙,木栅栏外设有拒鹿角、铁蒺藜。袁绍的骑兵冲不进去,弓箭也射不进去,若用步兵推进,曹操便士卒依寨而守,往外射箭杀伤袁绍人马。

数次进攻失败之后,袁绍便聚将商议对策道:“如今曹操守营如同守城,我军虽众却一时难以攻下,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郭图道:“陛下何不用冲车、云梯攻城之法破营?”

逢纪道:“冲车、云梯皆是破城之法,曹营既无城门可冲,又无城墙可让士卒攀爬立足,便是云梯架设又能如何?依我之见可在曹操寨前筑起土山,土山之上再设楼橹,令军士立于楼橹上往寨中放箭。操若弃寨而去,陛下得此隘口,许昌可破矣。”

袁绍知道逢纪所说的楼橹又叫楼车或井阑,也是一种攻城兵器。其主体是一个极高的木架,上设望楼可以藏兵,下设轮轴可以移动,士卒在望楼之中就可以高于城墙,居高临下将箭矢射入城内。若按逢纪所言,先垒砌土山再设井阑,那就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之外将箭矢射入曹军营寨,还让曹军无法还击。

众人闻听逢纪之言都说是好计,袁绍也是大喜,遂在军中选精壮士卒挑土到曹操寨边垒土成山。

曹操在营内见袁绍士卒堆筑土山虽然不明其意,可也知道袁绍没安好心,几次命人领兵冲出,想要破坏袁绍的工程,可是都被袁绍用弓弩手射回。

别人或许不知袁绍用意,南烨却心知肚明。他也不费力气去阻止袁绍筑山,而是让自己人马从后营而出四处伐木,再运回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