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2 / 2)

大秦帝师[校对版] 殷扬 2555 字 16小时前

“我?”张良根本就没有想到周冲会推举他,很是吃惊道:“不可,不可,万万不要。”

周冲接着道:“王上,子房曾游历岭南,对岭南的情况比周冲熟悉,《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此谓。再者,子房之才,王上是知道的,子房一出而楚国灭,子房坐镇寿春,江淮安,用周冲不如用子房。”

张良之才已经得公认,秦王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依寡人看,你们两位就一起率军进入岭南。”

周冲推辞道:“王上,周冲不才,得王上赏识,已是万幸。鞍马劳顿数年,甚是困顿,周冲一是想休息一下,二是以为大秦之兴不是因为数个人才,而是一批人才,平定百越将是最后一仗,应该再煅炼一批人才出来,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若是不向匈奴腹心之地进军的话,这一仗的确是最后一仗,周冲并没有放弃说服秦王向大草原进军的打算,若真要向大草原进军,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要是有一批经过实战检验的将领,进军大草原就好办多了。再者张良生活的年代和冒顿相当,要是张良成为顶梁柱,即使冒顿统一了大草原也不用怕,即使秦王不进军大草原,对付冒顿的人也有了,这才是周冲的真正用意。

这话很有道理,秦王并没有马上回答,道:“周先生所言,寡人还没有想过,周先生说得很有道理。借这次平定百越打出一批新人倒是不错的主意,寡人看,这次平定百越,王翦蒙武内史腾就不要参战了,让章邯,屠睢,索方他们上。这主帅嘛,就依周先生所言,由子房担任。”

张良忙推辞道:“王上,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张良年轻识浅,恐难以服众,无统军经验,恐辱王师。”

秦军摇手道:“子房不要多言了。子房之才寡人知道,间楚你也没做过吧?你还不是做得很漂亮,这事就是这么定了。寡人给你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平定百越,二是给寡人带出一批能征善战的年青将领,子房重任在肩呐。”

张良想了一下,道:“请王上放心,张良决不辱王命!”

“好!岭南之事,寡人不过多干预,你放手去打。”秦王很有气魄地道。

第三十六章 冒顿弑父(一)

晨曦初上,朝阳旭旭升起,把万道金色的霞光洒向大地,大地好象镀了一层金似的美丽。

一个身高八尺,膀大腰圆的男子正迎日而立,虎目圆睁,盯着朝阳,好象朝阳是磁石而他的眼珠是铁一样,一动不动。清风吹来,拂起他的衣衫,处身大草原上,仿佛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般无助。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冒顿,冒顿是匈奴历史上最为杰出的领袖,他睿智、有勇气、还有博大的胸怀,当然他也残忍成性,为了登上单于位不惜弑父。

“太子,太子,好消息,好消息。”一骑飞驰,远远地飘来喜悦之声。

冒顿依然看着太阳,好象没有听见,一动不动。来人飞驰到近前,翻身下马,很是兴奋地道:“太子,大单于发军前来攻打月氏了,肯定是迎接太子归国。”

“你高兴得太早了,他们不是来迎接我归国,是送我去见昆仑神。”冒顿头也没有回,仍然看他的太阳。

那个骑士是他的仆人,难以理解道:“太子质于月氏一年多,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回归大匈奴,大单于发军攻打月氏,不是来迎接太子还能做什么?”

冒顿猛地转过来身,盯着仆人道:“大单于要我归国,只需要一个信使,一匹快马就够了,用得着出动军队吗?信使给月氏王一说,再换一个人质不就成了。”

仆人知道冒顿料事如神,鲜有他算不中的事,但这事太也难以让人理解了,迟疑了一下,问道:“太子,要是大单于不是迎接你归国,那派军队来做什么?那可是大单于本部的三万精锐呀。”

“那是因为大单于不想让我在这个世上多活一天!”冒顿很是悲愤地道:“大单于,我们都是你的儿子,你为什么如此恨我,欲置我于死地?你想把大单于传于弟弟,也用不着置我于死地吧?南朝人说的父慈子孝,纯属放屁,父不义,子何能孝?”

看了一眼一脸迷糊的仆人,解释道:“你想想,大匈奴若是对月氏开战,月氏会如何对待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