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御书房里正在召开小朝会。
每每有在朝会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李隆基都在召集他的近臣在御书房里再次机会讨论,成为约定俗成的小朝会,十多年来已成定制。不过,令李隆基失望的是,在御书房里,众臣还是争执不休,没有弄出一个结果来。
其实,在这些大臣心里,这数十万的新农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包括李林甫在内,多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顶多是分散到各州府县,任其自生自灭罢了。但是,这话并不能明着说,毕竟谁也不愿意当恶人。
萧睿保持着异样的沉默,他在一旁冷眼旁观,这才发现,似乎只有裴宽才有那么一点点“平民心”,言语间多顾及到了这些人的生计,其他人根本就没有去考虑他们的死活。
就在有人提出这些人全数纳入军中的建议后,李隆基终于忍不住发怒了。他冷哼了一声,狠狠地一拍案几,沉声道,“这些人老弱妇孺兼有,如何全数充入军中?再者,就算是充入军中,朝廷又拿什么供养他们?”
“李林甫,你来说——”李隆基顿了顿,摆了摆手。
李林甫叹息一声,他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他低低道,“皇上,实在不行,还是让他们重新沦为家奴吧。这样就解决了朝廷的心腹之患……”
李隆基眉头一跳,“呃?”
李林甫一系的几个官员马上群起而响应,浑然没有看到李林甫嘴角的那一抹阴沉。
章仇兼琼皱了皱眉,上前道,“皇上,臣以为,李相之言不妥。”
李隆基玩味地看着章仇兼琼,“章仇爱卿,你不妨直说,朕听着。”
李隆基心道,章仇兼琼你总算是愿意站出来跟李林甫唱对台戏了?不能不说,李隆基扶植章仇兼琼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他牵制李林甫,但章仇兼琼入阁以来,行事低调,虽然与李林甫不相来往,但也没起什么冲突。而对于李林甫的政令主张,他多保持着沉默。
但很显然,章仇兼琼知道自己尴尬的角色,明白,沉默不能继续保持下去。所以,在这件事上,他毅然站了出来。不管他说什么,不管他提出的建议如何,有无可行性,只要是站在李林甫的对立面,就成了。
所以,章仇兼琼只是反对,并不意味着他有比李林甫更高明的处置方法。
“皇上,这些流民之所以成为无籍的黑户,根子在于大量不在册的土地,如今土地都被朝廷收回,他们……”章仇兼琼不紧不慢地说道。他的意思很明白,没有了土地,贵族们还会要这些流民黑户干什么?
李林甫笑了笑,“皇上,是臣疏忽了,章仇大人说得对。”
说着,李林甫借着回身的功夫向萧睿投过意味深长的一瞥。萧睿正在梳理自己的心绪,突然察觉到李林甫老奸巨猾的眼神投来,不由呆了一呆,又暗暗苦笑。这老丈人当真是一个老油条,自己在想些什么,或许能瞒住天下人,但似乎就瞒不住李林甫。
萧睿确实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设想。但他正在犹豫,该不该提出来,而提出来又会不会得到大唐皇帝和大唐朝廷的同意。毕竟,他这个设想,太过惊世骇俗了些。也就是他这个穿越千年的穿越者,心思才能如此天马行空纵横四海吧。
李隆基也在打量着萧睿。他知道萧睿肯定是有想法,不知曾几何时,这玄宗皇帝似乎已经习惯了萧睿那些稀奇古怪的新鲜点子。
“萧睿,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李隆基见萧睿还在犹豫,直接就点名了。
“皇上……”
“嗯?”萧睿刚起身开口,就被李隆基瞪了一眼。
萧睿一怔,继而醒悟过来,苦笑着躬身下去改口道,“父皇——”
这一声“父皇”,萧睿叫得其实有些“羞答答”,但听在众臣耳朵里却犹如一声霹雳。就连李林甫和章仇兼琼,这两个跟萧睿关系甚是密切的人,都不禁很是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