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2 / 2)

在蔡琰十指轻轻拨弄下,琴音绕台回旋,久久不散。听着这优美的琴声,刘辩心内越发确定,既然他来到了这个时代,既然他能改变自家必死的命运,他就要再与命运抗争一回,为蔡琰寻得个更好的归宿。

抚弄着瑶琴,蔡琰神色庄重,娇弱的身躯中,此时好似蕴满了力量,她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动人心弦。

听着优美且满载着感伤的旋律,刘辩心中已是暗暗做了决定,若是此番不能成功说服蔡琰放弃卫仲道,他便会领军杀入卫家,即便是落个戕害贤良的名头,也定要将这旷古绝伦的才女从水火之中救出!

“殿下……殿下……”满脑子都是要改变蔡琰命运的想法,刘辩一时之间竟在脑海中编织起了各种搅乱婚事的场景,一曲已然弹罢,蔡琰轻唤了他几声,他才愣了一愣,从遐想中回过神来。

“本王沉湎于旋律之中,久久难以自拔!若非姑娘呼唤,尚且流连于悠悠琴声。”蔡琰几声轻轻的呼唤,打断了刘辩的思索,他尴尬的笑了一笑,先是做了番解释,随后又向蔡琰问道:“姑娘小字,可是文姬?”

“文姬?”听了刘辩的话,蔡琰低下头沉思了片刻,微微一笑,对他说道:“这个小字倒是雅致,只是奴家小字乃是昭姬!”

第183章 不要嫁给他

暖暖的风儿掠过高高耸立的禹王台,从并肩站立的刘辩和蔡琰身边擦过,撩起他们鬓角的发梢和衣襟的下摆,给二人的身影增添了几许落寞。

几日前第一次在禹王台相会,刘辩连着念了好几首数百上千年后词人填的词赋,蔡琰那颗初生情窦的少女芳心,也随着那一首首美艳绝伦的词赋和刘辩那流动着灵性的神韵而被他轻轻叩开。

卫家得知蔡琰与刘辩私会,曾派人以要挟的口吻提醒过她,告知她即将成为卫家的新妇。可蔡琰却好似浑不觉意的在以后的几天里,依然与刘辩在这禹王台之上相会。

琴声悠悠、诗词含情。在这禹王台之上,刘辩与蔡琰连着几天,都在谈着彼此胸中的情怀,俩人的距离也一天比一天更近了一些。

站在高台边缘,望着安邑城池,刘辩悠悠的对身旁的蔡琰说道:“与昭姬相识几日,本王总是觉着相见恨晚……”

“可惜明日,奴家便会嫁为他人之妇……”站在刘辩身旁的蔡琰,如他一般望着安邑城,话语中带着几分萧瑟的说道:“过了明日,奴家便无缘与殿下相会……”

“听闻此台乃是禹王之妻望夫之处!”蔡琰的话中,透着对刘辩浓浓的不舍。可刘辩却不知该如何去接她的话,只得将话题岔开,对她说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独自立于高台之上,遥望夫君治水之处,直到数年后夏启出生,犹自抱着婴儿立于此处,多么忠贞、凄美的爱情……”

“奴家有一事不明。”刘辩的感叹还未发完,蔡琰就脸颊通红,嗫喏着说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想来是从未返家。若果真如此,那夏启又是如何得来?”

“呃……”只顾着感慨夏禹与其妻凄美的爱情,刘辩完全没想到,蔡琰生为女儿家,竟会问出如此刁钻的问题,愣了好一会,才不无尴尬的说道:“想来大禹前三次过家门没入,第四次应该回去了吧……”

“噗嗤!”他的话音才落,蔡琰就掩着小嘴,忍不住笑了出来。

可能是自觉有些失态,蔡琰极力想要忍住笑,只是她越想忍住,越是觉着刚才刘辩说话的神态可笑,转瞬间小脸已是憋胀的通红。

蔡琰一笑,先前凝重的气氛要缓和了许多。刘辩转过身,面朝着她,眼帘低垂,好似在寻思着什么,过了好一会,才轻声对她说道:“答应本王,莫要嫁给卫仲道……”

正极力憋着笑的蔡琰,听他如此一说,小脸霎时间更加红了,脸上的笑容也敛了起来,取而代之的,则是满面的娇羞。

见蔡琰低着头,脸已是红到了脖子根,刘辩接着轻声对她说道:“相信本王,嫁给卫仲道,你会……”

话说到这里,后面的“不幸”二字,刘辩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奴家也不愿仓促出嫁,只是……”蔡琰并未从刘辩的话中听出深含的意味,她低着头,俏脸通红的沉默了片刻,才喃喃的对刘辩说道:“可是奴家与他已是有了婚约,若不嫁于卫家,将来如何面对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