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牵帝衣 水上银灯 2789 字 10小时前

朝楚公主坐在下首,眼帘微垂,回禀道:“朝楚认为甚好,皇祖母,就她与叶荞曦罢。”

叶荞曦是她身边一位伴读的官家小姐,也是神女祭舞的一者。

魏太后问了一遍:“再不需旁人了?”

“不需,此二人足矣。”朝楚公主泯然道,银条纱的窗格透出天光,传出少女清越的声音:“既然是魏家的女儿,怎么也是灵秀天成的。”

魏太后听了也笑,很高兴,颔首道:“那便允了你这丫头了。”

“多谢皇祖母。”

言罢,朝楚公主便起身告退,三皇兄正在路上等她,两人一道去了湖边的八卦亭,长孙少湛出言屏退了宫人,只余二人在亭中。

朝楚公主坐在石凳上,长孙少湛并不落座,而是站在负手栏边,看这湖水微漾,柳枝垂帘,罗衣如风,当为佳色。

走到朝楚身边,抬手捋了捋皇妹背后被风拂乱的发丝,说:“八天后是闻道国师的寿辰,父皇特命我携礼赴青苔山贺寿,朝楚可要同去?”

青苔山在皇城的城郊,青苔山有一座苔山寺,闻道国师就住在苔山寺附近的府邸中。

朝楚公主抬起头望着他,眸色潋滟,轻言道:“三皇兄此言当真?”

长孙少湛莞尔一笑,答道:“自然再真不过,届时我还能带你出宫去苔山寺看看。”

“那自然是要去的,我也有疑难请教国师。”朝楚公主对此事很有几分期待,她鲜少能够出宫,比不得几位皇兄见识多广。

“七天后,皇兄来接你。”长孙少湛对皇妹向来是百依百顺,无不应求的。

朝楚公主点了点头,又问他:“三皇兄可看过那位魏小姐了,皇妹看她甚美。”

长孙少湛轻笑一下,嗓音格外清冽,道:“皇妹也很美,无论是什么样子。”

“可我不信皇兄的话,幼年被划破了脸,皇兄也这样说,白发苍苍时,皇兄大概都是这一句。”朝楚公主弯唇一笑,言语清淡地莞尔道。

长孙少湛轻轻抚过她的面颊,指尖下的面皮细腻,他在想,这样的朝楚,当真会有背叛他的一天吗?

长孙少湛微微垂眸看着她,从她的眉眼看过去,分明是他温柔的皇妹少幽,白皙,冷面,少言。

他们何其的相似,他们生来就应是在一起的,牵绊自命而生。

轻轻摩挲着少女的面皮,长孙少湛没有应答她方才的玩笑,而是松开手,转言道:“我看那魏小姐是够资格的,能够与你做伴读,朝楚,其他的事情,你无需多想。”

“是,我知道了。”她微微颔首,再无言语。

朝楚公主这一日去过颐安宫,午后又去了曲皇后的凤栖宫,与皇后一道用了晚膳。

朝楚公主斜倚湘妃矮塌,偎在曲皇后的膝上,曲皇后拿着白玉梳子给她梳理发丝,微凉的发齿掠过头皮。

曲皇后声音柔缓,抚着女儿的发丝,低眉问道:“近日都在做什么?”

“除了上午受命去拜见了皇祖母,与三皇兄浅谈几句,都是在参习章典,修习礼乐祭祀,近日倒是有些参悟。”朝楚公主坐了起来,她在为八月的祭祀大典做准备。

曲皇后神色淡然,徐徐道:“吾儿如此用心,天神定会赐福于我朝。”

朝楚公主垂下眸子,她是神的臣,她是能够祈福与神言的巫女,也是帝后的掌上明珠,这么多的祝福在她身上,朝楚公主不知道,为何自己依旧不快活。

她牵过桌上的一簇荼蘼花,指尖轻抚雪白柔软的花瓣,说:“今日,皇祖母召了魏家大小姐进宫,日后做儿臣的伴读。”

“那很好啊,魏家小姐教养必然极好。”曲皇后拿了鹅黄色发带为她束发,少女的头发又细又软,在明光下泛着温润的棕色,光泽极好。

“嗯,是极好的。”朝楚公主顿了顿,又仰起头对母后说:“昨日,三皇兄说是要带儿臣出宫去。”

曲皇后点点头,拍了拍她的头额,笑着应允道:“那很好,不过出去走走也好,你父皇倒是不愿拘着你,你们兄妹惯常亲近的。”

朝楚公主起身福礼道:“多谢母后恩准。”

“去罢。”曲皇后出身贵女,姿仪雍容典雅,少年与皇帝结发为夫妻,迄今与皇帝相敬如宾,也算是琴瑟和鸣,倒是一段佳话。

“儿臣告退。”朝楚公主起身缓步退去。

殿外宫女挑灯跟上,廊下一重又一重的灯火笼在她的身上,廊外被投下纤细的人影,廊下的牡丹花丛长得正好,嫩叶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