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2)

宠姬她撩完就怂 晏闲 2921 字 8小时前

是以夏仲之时,蝉声烦耳,百官心乱。

不乱唯有卓清侯。既承爵位荣华,又不受庙堂拘缚,全赖人家祖上有德,却不是谁想歆羡便羡得来的。

灼灼夏日,穆澈喜在深柳堂避暑,高阁清凉且多书,消遣世虑,莫如此所。

吉祥也在这处,身边跟着的是琏瑚,终日不见袍儿身影。

原来袍儿是头一个怕见书的,先在茶坊时,她挨了那么些手板,《七碗茶歌》死活只能记下两碗,第三碗的枯肠如何也搜不得。坊中姐妹打趣,这是怕一搜搜罗出五千卷文字,把咱们袍儿活活闷死了!

后来颜坊主也息了心,于抬举不起的人,他向来不费多余力气,否则凭袍儿的相貌灵性,何至于只做个帮手的丫头?

可就是这无赖单纯的丫头有福呢,因伺候的是吉祥,便一朝得进侯府。

颜不疑送来的两瓮寒泉水,除了送去萱宁堂的,下剩吉祥自己舍不得喝,连湘辰也没请,全留给穆澈煎茶饮了。

她新制出一种饮苏,仍以穆良朝习惯的扶芳叶为主,辅以另外几样佐料,味道更为甘香。

斟在若琛瓯里,羞涩苔生,直如女子襟袖上裹柳柔枝的颜色。

她得意地奉给穆良朝,“尝尝里面尽有什么?”

穆澈倚凌窗阁,笔下正信手涂画什么,见吉祥过来,翻手扣住花笺。

他接过茶盏轻嗅其香,入口,觉水色确不相同,细细辨了一辨,笑道:“佛手,青梅,薄荷……嗯,松子。”

吉祥梨窝轻漾,“还有呢?”

穆澈的舌头已算灵了,其余虽品出其隐幽之味,却实说不上是什么,犹其一点淡淡的胭脂甜香,似寻而无踪,若非知晓吉祥少用胭脂,还当是她留下的。

穆澈眨眼:“扶芳叶。”

吉祥绷着问:“还有呢?”

“水。”

吉祥终于破颜一笑,穆澈在府里不意整冠束带,发常松挽,此时一缕垂下遮在脸侧,她忍不住去拨,穆澈扣住柔荑,“还有什么?”

吉祥眼中光彩熠动,“却还有三样,是我的秘方,不能说。”

穆澈佯叹:“旁的也罢,那胭脂甜香是何物,还请姑娘赐教。”

吉祥咬了咬唇:“公子真想知道?”

穆澈直看着她,忍笑点头。

吉祥一寸寸贴近他耳廓,在玉琢的耳垂上轻轻一碰,方道:“是一点蜜。”

穆澈痒得歪头,纵容她胡闹般叹一声,“原来是蜂蜜啊。”

“不是蜂蜜,是一,点,蜜。”

吉祥坐直身子,扳着手指头纠正,“这一点是多是少,入水是温是沸,蜜是百花、荔枝、野桂还是木樨,可有讲究了。”

穆澈见她神情,也煞有介事点头,“哦,那姑娘放的是什么蜜?”

吉祥娇俏地转转眼珠,一扬头:“我不告诉你。”

事有凑巧,二人正说着茶,门房便报进来说有人送茶来。

小厮送至二门,洺萱接了进来,看时白绢缄封,掂一掂,尚不足三两。

取出随礼的信帖,方知是塾里的小鬼头们,道老师暑日授业辛苦,特以孝敬的。

外人少知穆澈茶敏,孩子们有心,送茶也罢了,可是这份量——莫不又是哪个小鬼的促狭?

穆澈觉那茶香特别,递给现成的专家,“这是什么茶?”

吉祥“咦”了一声,鼻尖靠近纸封浅嗅,又细观茶索,又取一小撮泡了,辨后惊喜道:“真是儒师茶!”

名虽相宜,穆澈却没从听过有这个茶名,想了想道:“湖州儒师寺?”

“正是呢。”吉祥欢喜。寺中茶不量出,她也只是在几年前,借老爹生辰的光饮过一回,后来再没见过。

自古有“禅茶”一词,并非空穴来风,茶慕诗客,亦爱僧家,在古远传说中,许多名茶都与寺僧有关。杭州城人尽皆知的天竺、灵隐二寺不必赘言,那湖州山桑、儒师二寺亦自种茶树,风味独与别异,只是绝迹多年了。

至于淮地碧螺春,锦城蒙顶露,相传最早皆由山僧采制而得。苏诗有“闽中茶品天下高”之句,那闽地的武岩茶亦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