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2)

快穿之最佳男配 传山 3042 字 9小时前

至少让侯家人知道,他不是个占便宜的人。

晚上他带着孙子孙女回到了招待所,半夜,让俩孩子进入深度睡眠,他又悄摸摸的离开了招待所。

一个人一身夜行衣还用面具幻化成一个年轻人,去到了一处热闹繁华之地。

在那宽阔的广场上,他悄悄的放出来成堆的粮食。没有袋子,也没有碾成大米,全是晒干的谷子,麦粒,玉米粒。

弄完一切,君越悄然返回,回到房间。关好门窗,抱着孙子孙女酣然入梦。

凌晨四点半,巡逻的战士,发现了那四堆高山般的粮食,惊诧的立即报告上去。还在一堆小高山谷堆边,留下毛笔字,用左手写的毛笔字。

他有在纸张上注明,这些是高产的粮食种子,不转基因,还能亩产达到八百斤,侍候的好还有可能九百一千斤左右。

是在空间内一年一年优化过的,既能做良种又能不减产。要知道后世的那些稻种,很多都是不能做良种使用,硬要做良种也可以,会大大的减产。

这种稻谷碾出来的大米,他在市面上贩卖过。口味清爽,不黏腻,煮好以后散发着丝丝清香。味道比后世国外进口的最贵大米,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在麦堆,他还划下一小堆麦山,指明也是种子。亩产能达到六百斤。这可是麦子啊,产量从没有高过。希望几年以后,十几年后,全国大部分地方不缺粮食,也不需要进口粮食。

还有一张种植注意事项,写的很明白,不需要施农药化肥,以及两种种子的优点特点缺点。

优点一大堆,缺点也有:产量上限最多一千斤,也无法和其他的稻种杂交,育种。

在君越还在梦乡时,广场上发生的神奇事件,已经轰动了上面。都在猜测,这些粮食,出现的悄无声息,怎么也查不出来。

没有车撤印,没有步印,一晚上,周围没有任何人听到大容量卡车行驶的声音。

几条能到广场周围的道路,都没人听到任何能载重卡车的声音。

那成堆的粮食山,可不是一辆两辆车能拉来的,没有上百辆最大载重量的大卡车运来,根本就无法运来。

这桩稀奇的事,在后世一直是个神秘事件,无人知道答案。

当祖孙三,在燕京逛荡的时候。

某处重要院落内,十几位大佬济济一堂,被突如其来的好事,震在一起商讨。原来都各自有别的事情,现在全聚在一起。

天降粮食,良种。

一位老人手中紧紧的攥着几张纸,真要亩产那么高,用不了多少年,就可以让全国人民不用缺粮食。

“真有说的那么高?”一位性子粗旷的老人问道,他嗓门大,说完那回音还在他人耳边嗡嗡作响。

一位儒雅老人,轻笑,和缓的说,“试试就知道了。送去南方试试,无论是中稻还是晚稻都还赶趟。

今天,咱们第一时间试吃试吃,这吹的天花乱坠的大米。看看是不是如纸上说的那么好。”

“试下,有菜没有,不能光让我们试吃米饭吧。”

一位老爷子,接过话头说,“我有带,不过是剁辣椒。能吃的等会儿别抢。”

说话老爷子,本来带来的剁辣椒是送人的,给那位送的。

可现在这情况,他先拿出来吃算了,等明天再给那位送。

他的话一出,大家都明白,老侯为啥来开会带剁辣椒,不由的望一眼那位。那位也明白,只是轻点头,笑了笑。

“嗨,有的吃就不错了。不抢。”

“老侯,味道咋样?”

侯老说道这味道,笑着说,“肯定好,味道不好,我也不会来献丑。

我孙女的公爹自己做的,给我家送了些,是我老家的口味,鲜香酸辣,好吃极了。”

“你家哪个孙女?”

“老大家的老幺。”

“咦,不是嫁到东北了吗?你家亲家还会做湘菜?”

一位很了解侯家的大佬不解的问道。

“是东北,可孙女婿的亲爹的奶奶一大家子,是从湘省逃难去到东北的。

离开了家乡,但口味依然保持着湘省的口味。湘菜就在他们家传了下来。”

没有什么不可说的,侯老简单的介绍了下。

“哦,原来如此。”

没多久,临时碾出来的大米,已经煮好,随着一碗碗的青菜,酱菜,一起送上了桌。